钻石“大亨”:特点和历史

“Great Mogul” - 所有现有钻石中的第四大。一个复杂而戏剧性的故事将这块神奇的石头从印度带到了波斯,关于它的信息在 18 世纪就丢失了。然而,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并没有失去寻找宝藏的希望。

特点
从 17 世纪中叶开始,关于钻石无与伦比的美丽的传说传遍了世界各地。悲惨和几乎神秘的事件与他的出现和消失有关。一些历史学家仍然很难相信这样的宝藏真的存在。 1640 年,在克里希纳河沿岸的戈尔康达矿井中发现了名为“大亨”的著名石头。
巨大的印度矿床在中世纪一直延伸到孟加拉湾。在它旁边耸立着长达数公里的堡垒的墙壁 - 苏丹国的城堡。 Golconda 是从古代泰卢固语翻译而来的牧羊人山。独特的存款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苏丹国的拉贾人并没有像谦虚的牧羊人那样生活,而是沐浴在奢华之中。

众所周知,直到 19 世纪,钻石主要在印度开采,从那里落入亚洲和欧洲的贵族宫廷。马可波罗是第一个在 13 世纪末看到这种辉煌的人。他注意到,在海岸的雨季结束时,在鹅卵石间的脚下可以看到大颗的钻石。矿物“大亨”最早是由成为著名旅行家的法国商人塔维尼埃描述的。 Tavernier 研究东方国家,为路易十四的宫廷提供石头。

他第六次抵达印度斯坦,到达了最南端,参观了戈尔康达的矿山。这位杰出的法国人于 1665 年被邀请到奥朗则布统治者的宫廷,然后返回欧洲,他是为数不多的亲眼目睹钻石的欧洲人之一。 Tavernier 被水晶的美丽所震撼,详细描述了这颗宝石。
根据商人笔记中的信息,这件独一无二的宝物看起来像一朵高大的,乍看之下并不吸引人的蓝色夜光玫瑰,内部和底部有两个细微的缺陷。然后类似的描述出现在自 1750 年出版的《科学、艺术和工艺解释词典》中。这本由狄德罗创立的出版物在法国被认为是权威的,它收集了当时鉴赏家和专家的信息。谁能看到钻石是未知的 但是这位哲学家引用了百科全书中的一幅图画,上面画着一朵巨大的锥形玫瑰。

切割历史
Tavernier 还证明了钻石的原始重量和大小。
未切割宝石的原始重量为 787 克拉。晶体的大小不亚于一个小乒乓球。
当时,Padishah Akbar 建立了一种重量计量单位——ratti 或 sorkh(约 0.126 克)。因此,在将 900 拉提换算成常用单位 - 克拉时很容易出错。从那时起,关于这颗钻石到底有多大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三个半世纪以来,它被认为是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宏伟的。

威尼斯钻石切割师在莫卧儿宫廷工作。他们中最优秀的人,霍滕西奥·博尔赫斯大师,被选为专家并开始工作。处理后,宝物的外观让Shah Aurangzeb 失望。
传说中没有向主人支付 10,000 卢比的奖励,因为里面有一个小点和石头下边缘的一个缺陷。 此外,这颗按照印度传统制成的玫瑰形状的钻石终于变小了。 Tavernier 称其尺寸相当于半个鸡蛋,而重量几乎减半,减掉了 500 克拉。然而,即使经过这样的处理,这颗钻石的尺寸仍然保持了几个世纪的无与伦比。


钻石的第一批拥有者
在矿井中被发现后,这块石头被存放在戈尔康达拉贾的宝库中。关于水晶后来如何来到莫卧儿帝国的帕迪沙,有几个版本。转移是通过一个仆人 - 财务主管进行的,他拥有一家出售珠宝的商店。要么贵族是这块宝石的拥有者,他试图讨好帝国的统治者,要么他为了报复而偷走了这块宝石,试图惩罚他所犯下的罪行。


不知何故,这颗尺寸和美丽稀有的钻石最终落入了沙贾汗的手中,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大亨”。艺术的赞助人,帕迪沙下令为他的妻子建造泰姬陵陵墓,这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被尊为伟大的美学家。他对宝石很了解,闲暇时喜欢切割石头。帕迪沙的儿子奥朗则布强行登上了王位。他将父亲囚禁在德里的一座堡垒中,并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哥哥和他们的继承人。直到大约 1738 年,这颗宝石一直在帝国的国库中。

然后与波斯的战争开始了,首都被纳迪尔沙阿征服。后者的军队从印度取出战利品的推车。宝库中的所有宝石都被盗窃和挪用。珍贵的“大亨”来到波斯的统治者身边,与他同在。国王没有放弃钻石。 1747 年,领主被杀,从那一刻起,这块石头就被认为已经消失了。

大魔王去哪儿了?
长期以来,世界第四大钻石的命运无人知晓。专家们只能猜测印度宝藏去了哪里。由于石头在第一次切割后仍然破裂,因此可能已经重新加工。在珠宝商和历史学家看来,这个假设是最有可能的。
两颗同样著名的钻石——“Orlov”和“Kohinoor”——与“Great Mogul”的重量和形状相似。
英国珠宝商 Stritter 声称“奥尔洛夫”就是这块石头。绿松石矿物于 18 世纪上半叶在 Kolur 矿山中发现。它的原始重量是 300 克拉。


剪裁也是一样的——一朵高高的尖玫瑰。最初,这两颗钻石都被称为“大亨”,都在帝国的宝库中,由沙贾汗拥有。经过修补以改善外观后,这颗钻石现在的重量不到 200 克拉。他还被带到 Tavernier 面前,他对 Orlov 很满意,在他的笔记中描述了这颗宝石。

后来,这颗钻石被放置在印度教寺庙的梵天雕像的眼睛内。在波斯入侵期间,宝藏来到了纳迪尔沙阿。然后,在 1767 年左右,它被亚美尼亚商人乔治·萨弗拉斯收购。
这颗钻石以俄罗斯伯爵奥尔洛夫的名字命名。
皇后的宠儿买得起这么大的石头,就送给了叶卡捷琳娜二世。于是伯爵再次试图赢得她的恩典,在天使之日献上一件真正无价之宝。 1774 年,这颗水晶在沙皇的权杖顶端闪耀,并于 1914 年落入克里姆林宫的钻石基金。


斯特里特仔细研究了这两种矿物的历史。他的版本看起来很有说服力。只有奥尔洛夫的克拉重量与大亨钻石相差太大。但这个问题后来被另一位专家、科学家费斯曼解决了。一位俄罗斯专家在 Tavernier 的计算中发现了一个错误。 Fersman 建议使用不同的克拉和拉特比例 - 6:10,而法国人使用了错误的比例 - 7:8。 通过新的比例和详细的计算,科学家宣布了石头的身份。迄今为止,他的假设还没有受到任何人的质疑。


Kohinoor 起源于戈尔康达的矿山,据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原重约600克拉。这颗钻石装饰在太阳神刚出生的儿子的头饰上,他正斜倚在亚穆纳河畔。启蒙的象征“Kohinoor”在湿婆神的雕像中,代替了第三只眼。古代马尔瓦州的拉贾人将宝藏放在他们的礼仪头巾上。可追溯到 14 世纪的资料中提到了这种水晶。


当这颗宝石来到莫卧儿王朝时,它被装饰着金孔雀王座。帝国首都被袭后,连同其他被盗的宝物,“光之山”移居波斯,从那里到阿富汗,然后返回故土。当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时,这块石头被带到了伦敦。 1852年,水晶被重新切割。
传统的形状被更扁平的形状所取代。结果,质量显着减少,只剩下 110 克拉而不是 190 克拉。淡黄色的反射消失了,钻石变成了纯白色。这块石头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王冠上熠熠生辉,在伦敦塔中。


许多专家认为,大亨分为两部分,为另外两颗著名的钻石——奥尔洛夫和科希努尔,或其中之一赋予了生命。给出了计算,比较了日期,但每个版本都有弱点。因此,真正的“大亨”很可能隐藏在私人收藏中,有一天它的主人会将这颗钻石展示给世人。
观看有关该主题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