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礼仪:概念的关系

“伦理”和“礼仪”的概念很接近,所以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类别,而且它们的名称非常相似。为了避免这种不愉快的错误,人们应该了解什么是道德主题,什么是礼仪,有什么区别以及这两个领域的交汇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追溯其认识的质变阶段。

这是什么?
两者都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种普遍接受或不言而喻的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式。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对自己行为的责任的理解和对与错的区分,从小就灌输给每个人。
在成长和形成人格的过程中,一些规范可能会被人变形或认为是可选的。问题在于了解哪些规范本质上是建议性的,哪些是严格禁忌的。

“伦理”这个概念的起源是古希腊语,来自ethos这个词,意思是“脾气、习惯、习俗”。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谈论他的人,并引入了这个范畴。他将伦理学列为实践哲学的一个独立部分,尽管最初它的主题与现代理解略有不同。

直到近现代,伦理学才被认为是一门关于人的灵魂和本性的科学,人的行为的原因和达到某种理想完美状态的方式,即包括心理学、人类学、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随后,伦理学从相关学科中分道扬镳,集中于其主要学科——道德伦理学研究。
伦理旨在解决几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善与恶、对与错、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区别。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正当与所欲的二分法,即一个人的道德选择问题。并且由此产生了首先处理自由意志的需要,它是否存在,它是一个人最初固有的还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及个人是否可以自由地自行管理它。
在更广泛、普遍的意义上,伦理学包括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对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本质的探索。


道德与道德
伦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道德和道德的范畴。这对形影不离的情侣至今仍是关于他们的界限、本质和定义的争论和讨论的对象。 当前接受的概念归结为以下定义:
- 道德 (来自拉丁语moralis,意思是“关注,与道德有关”)被定义为一种规范的方式,在一定的社会中被接受,行为和行为的形式。
- 道德 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人以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内在自我调节的方法和规范。


因此,很明显 道德规范是社会性的,是特定社会的特征并受其保护。 你可以谈论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群体的道德,它们有时彼此截然不同。
道德要求存在某种社会机构,该机构评估其成员的行为并将其标记为适当或不适当。
另一方面,道德是指一个人的内在信念,完全由他自己的良心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自我组织和对所采取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责任,以便为自己确定可接受和正确的界限。

礼仪
尽管“礼节”的概念是最近才形成的(按照哲学术语的标准)——在 17 世纪,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关于它的想法已经存在于所有人中自古文明形成以来的民族。古代中国和日本实行严格的礼仪,古希腊罗马人遵循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即使是半野生游牧民族也有内部等级制度和许多传统仪式。在欧洲形成专制君主制的过程中,正是错综复杂的宫廷礼仪最终将贵族与平民区分开来。
现代世界的礼节被理解为在一定社会中采用的一套行为规则,它界定了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界限,并在典型情况下规定了一定的行动顺序。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规则是相当建议性的、非正式的。 但是,如果不遵守,社会可以对违规者实施各种制裁,从降低人际评级到完全被团体拒绝。

显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群体的礼仪规范存在差异。 通常,可以区分以下几种类型:
- 商务礼仪;
- 世俗;
- 专业的;
- 仪式;
- 仪式;
- 情境。
所有这些类型都是相互关联的,其中规定的规范经常重叠。


一般成分
综上所述,两个学科都明确了社会交往的规范和规律,稳定和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仪通常被单独列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独立子部分,即它的一部分,其任务是研究道德教条实际应用的方法、后果和问题。有时礼节甚至被称为“小道德”,要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种或另一种形式的礼仪规则是基于社会制定的期望行为法则,这有助于为特定情况的各方提供舒适和愉快的解决方案。
礼仪的最终目标是至少创造一个有教养、聪明和没有冲突的社会的表象。从广义上讲,这整套规定是建立在一个正确、自觉、值得信赖的个人的理念之上,专注于生产性和积极的联合活动。所有这些问题已经是伦理考虑的直接领域。

概念差异
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伦理学的主题要广泛得多,数量也多得多。许多基本的伦理问题,如人性的善恶、选择的自由和对它的责任、道德选择和个人良知的问题,都与礼节格格不入。礼仪的主要内容是对规则的正式遵守,而不是执行者的内部状态,而不是外部行为。伦理的差异在于对人类灵魂、冲动、投掷和发展的更敏感、更深刻的态度。
此外,由于伦理的范围更加全球化,违反其规范的责任更加明确。 如果一个违反礼仪的人最多被认为是没有受过教育和没有文化的人,那么跨越道德界限的人将被称为不道德的,不道德的,甚至是不人道的。 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的存在非常重要,以至于它们被规定在规范性文件中并在国家层面受到保护。

规范和规则
道德的主要法则,也是道德的金科玉律,人人皆知:“以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换句话说, 对世界的伦理态度必须从个人自身道德核心的形成开始。 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不能分辨是非,为了责任和正义而吝啬自己的利益,不能以荣誉、尊严和良心为导向,根本就不能成为道德的承载者.
道德与道德的比例与不断的自我完善、艰苦而规律的内部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礼仪规范体现在正确的情境行为中,对互动中的其他参与者的适当和可预测的反应。同时,一个人的内心状态,他的愿望或不情愿,同意或抗议这些规范都没有考虑在内。商业、家庭和友谊关系是建立在遵守某种礼仪的基础上的。

道德和礼仪并不总是相互一致的。违反人际规则、不遵守餐桌上的行为规则、使用不恰当的词汇以及其他与礼仪规范的轻微不一致并不总是与个人的道德核心相冲突。主要是因为它们太小而且转瞬即逝。另一方面,一个人可以有意识地违反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从礼节的角度出发,做出不可预测和错误的行为,想要强调他与基础的分歧,以显示道德立场。
关于什么是良好的举止以及为什么需要它们,请参阅以下视频。